保障船舶通行 重慶首次實施嘉陵江重慶全航段應急通航
2025-06-07 09:47:01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劉艷)6月6日18時,隨著嘉陵江重慶段最后一批滯留船舶安全通過利澤樞紐駛向四川,標志著在枯水情況下,重慶首次成功實施嘉陵江重慶境內153公里全航段應急通航。

今年5月以來,草街樞紐平均入庫流量僅440立方米/秒,較去年驟降超六成,北碚水位較去年同期下降1.1米,導致嘉陵江重慶境內全航段船舶正常航行受阻。
如何保障船舶順利通航?重慶市交通運輸委統籌協調水利、經信、電力、港航及樞紐運營單位,于5月30日啟動應急通航,多方協同搶抓通航“黃金窗口”。
草街與利澤雙航電樞紐首次聯動,開創性實施跨區域水量聯合調度。草街樞紐通過階段性蓄水為下游船舶全數過閘創造條件;利澤樞紐則在草街壩前水位降至201米以下時,按計劃精準釋放流量持續沖刷,成功提升下游淺灘水位,確保船舶順利通過利澤樞紐。

市港航海事中心合川航道管理處精準調度,聯動船閘動態調整放水計劃,與嘉陵江航道處協作聯動實施全航段技術護航,并在米口子等水深僅1.3米的險灘落實專人部署航標船領航;市區兩級港航海事執法部門全程護航,確保航行秩序。
市港航海事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聯動克服嘉陵江特枯水情與草街樞紐汛限水位調整的雙重壓力,累計保障76艘次船舶、2.7萬噸貨物、380名船員通行,創下嘉陵江應急通航難度、船舶疏散數量及里程之最。
此外,本次應急通航驗證了草街樞紐下游68公里天然航道在“放水走船”模式下對大流量船舶的承載力,探索出利澤樞紐在枯汛轉換期“蓄放結合”保障通航的可行性。采取“下行船避讓、上行船優先”的應急會讓機制,為應對水情變化、提升通航效率提供了重要支撐。
責任編輯:常涵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