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丨“曲折”少年的“不屈”人生
2025-06-26 06:00:0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這成績,算是沒有辜負這些年的堅持努力。”鐘相科對這個成績很滿足,眼神里既是淡定,也有掩不住喜悅。在高三最后沖刺的日子里,當其他同學在學海中奮戰時,他還要面對另一場更艱巨的“考試”——與強直性脊柱炎的日夜抗爭。
從他六年級那年起,這個病就悄然侵蝕著他的身體,嚴重的時候中間休學養病。八年時光,將一個活潑的少年,變成了背部彎曲近90度的模樣。身體彎曲了,步伐變形了,并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

“最難的是每天清晨,醒來都像被石化了一樣。”鐘相科描述著晨僵的感覺,清晨的宿舍里,他總是第一個醒來,他要花一段時間像解凍般慢慢活動僵硬的關節,但他卻從不在人前叫苦喊疼。
“經常半夜痛醒,然后再也睡不著了,感覺體力和精力總跟不上。”嘴上的輕描淡寫,實則又是一夜的抗爭。第二天的教室里,總會準時出現那個佝僂的身影,仿佛什么都沒發生過。
高三期間,隨著學習強度加大,這種疼痛發作愈發頻繁。“上課的時候,我會偶爾伸展一下雙臂,老師知道我的情況,都是默許了的。”面對高三更為繁重的學業,鐘相科說:“我可能會比其他人慢一點,但是我也總會把這些事兒完成好。”
每月一次的康復治療能讓疼痛得到些許緩解。醫院里,他總是叮囑醫生,讓針灸的銀針深深刺入病灶,希望效果能好一點,他想盡快回到課堂。
這一路的艱難,被這個20歲少年藏進心底。“大概是一股不認輸的精神吧!”說這話時,他努力抬起頭,那些被疼痛偷走的睡眠、被疾病奪走的青春,在這一刻都化作了眼眸里堅定的光芒。
時光回到八年前,這個少年和所有孩子一樣,最愛在操場上奔跑。鐘相科的目光穿過窗戶,仿佛看見了那個曾經健步如飛的自己。
突然有一天,他的髖關節襲來劇痛,來得毫無征兆,讓他幾乎無法行走。止痛治療后,依舊反反復復。漸漸地,疼痛像藤蔓般悄然蔓延,從髖關節到膝蓋,再到骶骨,最后纏繞上脊柱。最嚴重時,連手指關節都會腫脹疼痛,握筆都很困難。
直到四年前,診斷書給出了那個冰冷的名詞:強直性脊柱炎。
“這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由于人體免疫系統紊亂所致。”醫生的話讓他第一次準確了解自己的病情,這個病大概率和家族遺傳相關,患者可能會出現脊柱僵硬變形,進而導致活動能力受限,“這個病,可能是終身相伴。”
“確診那天,我們在醫院等了很久。”鐘相科聲音平靜得像在講述別人的故事。“當準確得知自己病情時,最開始還是很擔心的,后面就慢慢接受了。”或許是多年的疼痛相伴,讓他有著與年齡不相仿的坦然。
在他看來,其實還是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學習,只不過比普通人不方便一點,那其實,還是可以做到的。
這些年來,隨著病情發展,他的身體漸漸發生了變化,脊柱關節慢慢粘連、僵硬、彎曲。如今,鐘相科需要每月到醫院打針、做理療控制病情的發展。
“手術可以矯正外形,但無法根治病。”鐘相科發現,其實很多人都有這個病,比較有名的就是周杰倫、李宇春也有這個病,他們或許也背著同樣的疼痛,“他們能在舞臺上光芒萬丈,我為什么不能在知識里追逐夢想?”
“加油!一切都要靠自己努力!”這些年父親常年在外打工,相科也變得更加獨立。當聽到相科的報喜時,不善言辭的爸爸更關心他的身體:“把身體養好,高考只是起點,身體好了才能更好地去做貢獻。”

得知成績的第一時間,鐘相科也給班主任孫建龍老師發了消息。“我當時給他點了個‘大拇指’。”孫建龍老師感慨道,相科能取得這個成績非常不容易,既有自身的努力拼搏,也恰好趕上今年高考疾病延時的政策,每科考試延時15分鐘,這樣他能有更多時間寫完。
在這個溫暖的校園里,處處都有愛的痕跡。每當教室需要調整桌椅時,總會有同學搶先幫他搬動;當他因治療缺課時,老師們總會利用課余時間為他補課。這些細微的關懷,像一束束光,照亮了他前行的路。
最艱難的是高二下學期,他的病情突然加重。“他每周三和周末要去理療,周三要耽誤半天時間,老師也會自發地給他多指導一下。”孫建龍清晰地記得這些時間,看出了孩子的擔心,老師和同學也總是熱心地為他講課上內容。
“我們看著是很心疼的,在學校他是個聽話、有禮貌、懂得謙讓、學習認真的孩子。”考慮到孩子被過于關注的不舒服,孫建龍私下詢問班上同學:“有沒有同學愿意和他一起回宿舍?”
令人欣喜的是,同學們都自發自愿加入“護送小隊”,接力陪他走這一程。從教室到宿舍,大約100多米,再上三層樓,普通學生三分鐘走完的路,他大約要花10分鐘,這一路,他都不曾落單。
“同學幫我搬桌子,老師給我指導,很感謝他們。”臨別之際,鐘相科的心里滿是感恩。

圖書館里,正在閱讀的他身體如同彎弓,精神昂揚卻正似飛矢。即便身軀俯向大地,靈魂卻靠近廣袤無垠的天際。
在這個被病痛重塑的身體里,藏著一個關于物理、電氣與芯片的遠大夢想。“這段時間在準備填志愿,我想要學習物理、電子電氣、芯片方向的專業。”鐘相科的目標很明確,這個夢想的種子,早在初中第一節物理課就已埋下。

在他看來,電是非常神奇的東西,可以造福人類。比如,可以把高壓電與低壓電相互轉化,方便電力的運輸,讓更多地方都能夠有電用。再比如,電也可以作為清潔能源,用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我就是他的物理老師,希望他能在這一塊有所作為。”聽聞鐘相科想要學習物理電氣相關專業,孫建龍老師格外激動,他鼓勵道:“希望他能樂觀迎接以后的生活和挑戰,千萬不要悲觀,相信疾病是可以被戰勝的。”
而作為陪伴他三年成長的復旦中學高三年級分管主任鄭杰也為他高興:“這是意料之中的成績,他是一個堅毅努力的同學,希望他步入大學后,繼續保持熱愛學習的心,相信他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填完志愿后,鐘相科打算開始自學大學相關課程,比如數學、物理等專業內容。鐘相科也想給那些同樣患病的孩子們一些鼓勵:“一定要敞開心扉,對自己的身體多一點包容,不能太過于傷心難過,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克服困難。”
“雖然可能會平凡,但是一定不要平庸。”
第1眼TV-華龍網 李舒/文
劉潤/圖、視頻
首席記者 林楠 董進/審核

責任編輯:邵煜晟